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园长 >

幼儿教师工作现状调查:无奈的爱的“不等式”

2017-06-21 14:28   浏览数: 次   来源:未知
  他们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超过了孩子家长,他们教给孩子们最初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孩子们最初的对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认识他们眼中最初的大自然。他们对每个孩子都尽可能地无私关爱,具体到一颦一笑,繁琐到吃喝拉撒……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光荣名字:幼儿教师。可令很多幼儿教师无奈甚至辛酸的是,他们在承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双重负荷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包括一些家长)对于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及其工作的不尊重、不理解,以及缺乏关爱。因此,他们极力向社会呼吁——
 
  调查1:幼儿教师日常生活
 
  爱孩子,他们累却无悔
 
  在某县一家公办幼儿园做保育老师的王蕾,一天的生活基本上是这样的:
 
  早上7:30上班,先用消毒液打扫卫生,包括擦拭桌椅、玻璃等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
 
  7:40:在门口迎接孩子入园;
 
  7:50:带班老师领孩子们做早操,之后王蕾给孩子们开饭。饭后,孩子们出去散步,王蕾打扫教室;
 
  10:00:王蕾给孩子们第一次“加点”(发点心),照顾孩子们喝水;
 
  11:20:孩子们吃午饭,王蕾去伙房提饭,照顾孩子们吃饭,年纪小的需要喂;
 
  (由于老师数量有限,王蕾有时中午不能回家,帮助照看日托午休的孩子)
 
  14:30:孩子起床,给孩子第二次“加点”,帮孩子叠被、如厕,打扫寝室,冲厕所……一般要忙一两个小时;
 
  17:00:照顾孩子吃晚饭,之后收拾、打扫;
 
  18:00:开门让家长进园接孩子,但总有孩子因没人来接留园,王蕾需耐心等待家长前来。
 
  王蕾一天的工作一般会在晚上7点结束。这样算来,她在幼儿园里的时间常常达到十一二个小时。
 
  王蕾只是庞大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采访中,所有幼儿教师对于他们的工作给出了近乎一致的评价:辛苦、繁琐、累。
 
  在省实验幼儿园带过多年小托班的赵老师,这样形容她的工作状态:“11点去打饭,可能下午两点还吃不到嘴里;满屋两三岁的孩子你哭我闹,大冬天我也会汗往下淌。”
 
  难对付的还有孩子们的午休。这些小托班的娃娃们常常在幼儿园里的前半年都基本保持着在家睡觉时的固有传统:有睡前要听音乐的,有要讲故事的,有要上厕所的,有必须搂着才能入睡的……你必须忙而不乱、又要带着极大耐心与爱心地做这一切,孩子们才会在你唱儿歌的呢喃中、讲故事的情景中或者你轻轻拍打的臂弯中安心地甜甜睡去……
 
  虽然挺辛苦,可无论是王蕾还是赵老师,抑或其他许多受访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仍然觉得“很有干头”。赵老师说,她最欣慰的事是在郑州点击查看郑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街头碰见十几、二十几年前自己照顾过的孩子,对方已经大学毕业、结婚生子,还能亲热地喊出她的名字;而她最感动的,是班上的孩子连家人捎来一块蛋糕也会掂着让她尝一尝。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与信赖,就在这样的小事中支撑着她干下去,累却无悔。
 
  调查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
 
  比身体更累的是“心”
 
  高强度、大负荷的工作,幼儿教师们大都能够适应、习惯,对他们来讲,比身体之累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累”。
 
  建业小哈佛双语幼儿园的张华凤主任告诉记者,在孩子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幼儿园里,教师们最大的压力是安全问题,每天一上班神经便绷得紧紧的,生怕孩子们磕着碰着,一直到放学把孩子送走后才放心。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对老师的过高要求,更在无形中加大了老师这种心理上的压力。
 
  淅川县幼儿园园长曲淑波说得很无奈:“在幼儿园里孩子一旦头上、身上碰个包或有个小伤口,有的家长便到学校吵闹,而且往往是父母找过爷奶找,爷奶找过姑姑姨姨找,找过老师还要找园长……”
 
  “心累”还来自一些家长对老师教学方法上的不理解,和由此带来的不认可。
 
  根据幼儿成长规律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育纲要精神,幼儿阶段应以游戏为主,老师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由于这种发展往往是隐性的、长远的,而不少家长却将孩子会查几个数、识几个字作为衡量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到东西的标准,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要求之间便产生了矛盾,老师的能力受到质疑,辛勤劳动和付出得不到认可。
 
  而2001年改革的新的幼儿教育纲要,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驱使幼儿园不断地通过工资挂钩、优胜劣汰等手段对园里的老师施压。内在和外在的种种要求,逼使幼儿教师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不断进行自我加压,参加各种培训与继续教育课程。是“累并充实着”,还是“充实也累心”?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们自己了解。
 
  调查3:幼儿教师社会受尊重、关爱度
 
  无奈的爱的“不等式”
 
  令一些幼儿教师感到无奈甚至辛酸的是,虽然他们尽己所能,对每一个来到幼儿园的素昧平生的孩子付出了爱、精力与青春;虽然他们承受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双重负荷,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和关爱度,却显然不能与他们的付出划等号。
 
  而隐藏在这种爱的“不等式”后面的,是一些家长和社会舆论对幼儿教师工作根深蒂固的曲解,和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漠视。
 
  “有些家长把幼儿教师等同于阿姨和保姆。认为自己孩子上幼儿园既然花了钱,就该一切由老师担着,凡事拿老师‘是问’。”一位幼儿园园长这样告诉记者。
 
  在郑州某幼儿园执教的小张老师至今记得:班上两个小朋友玩闹,一个小朋友在另一个小朋友脸上抓了一下,留下了一个小口子。第二天,孩子的妈妈气势汹汹地赶到园里,指着小张老师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张老师,我今天原谅你一次,下次我绝不原谅你1
 
  一些幼儿教师自嘲说,碰到不讲理的家长,虽然有时感到委屈,也只好常把“对不起”放在嘴边。这些老师往往来自基层幼儿园,对他们来讲,找份工作不容易。
 
  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认为,目前幼儿教师普遍面临着工作强度大而待遇偏低、付出多而获得的社会关爱度较少这双重矛盾与尴尬。一位姓袁的幼儿教师给记者引用过她看到的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若如此,幼儿教师们从事的应该是“神”的工作了。可在省会一家公办幼儿园,记者问几个正在津津乐道于自己班上孩子的幼儿教师:“你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吗?”刚刚还在谈笑风生的女教师们,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调查4:男幼儿教师群体
 
  幼儿园何以难觅男教师
 
  也许,记者在称呼幼儿教师的时候,应该更多地用“她们”而不是“他们”。因为在我省的大部分幼儿园,特别是基层和民办幼儿园,男教师都难觅踪影。
 
  曾有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一个幼儿园里男教师的合理比例应保持在10%~20%。在孩子性格养成和身心培育方面,男教师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可现实是,全郑州市的男幼儿教师只有30人左右,全省的男幼儿教师可能也就六七十人。”刘明阳告诉记者。
 
  25岁的刘明阳是郑州市商务厅二幼的4名男教师之一。3年前,郑州师专音乐系毕业的他和另外两位大学同学李永阳、吴磊来幼儿园应聘时,郑州市几乎还没有男幼儿教师。第二年,大学同学窦建辉也加入了进来。
 
  “当时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工作才来试试的。”刘明阳坦承。入园后,他们3个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压力主要来自于舆论。”刘明阳说。“同学们聚会时都开玩笑,说你们怎么去当阿姨了。家人也不理解:‘大学毕业了,还去幼儿园看小孩?’”
 
  所幸的是,度过最初的迷茫与动摇,刘明阳等很快找到了属于男教师的宽广舞台,他们在教学中显现出的特有的开朗与阳刚,做保育老师时不逊于女教师的细心与耐心,感染了孩子们,也让家长的眼光由怀疑变成了赞许。去年,刘明阳当上了中一班的班主任。
 
  “走在园里,孩子们会突然跑过来抱住你的腿,那种感觉真好。”刘明阳笑。
 
  可他们仍然有不少烦心事:“首先是对象就不好找。我们四个中最大的27岁了,没有一个结婚的,我的第一个对象也因为我的工作和我‘吹’了。”
 
  深深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一行的刘明阳,去年11月发起成立了一个省男幼儿教师联谊会,想借助群体的力量获得社会的更多认可,并鼓励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进来。
 
  遗憾的是,从去年第一次聚会时的16人,到今年“五一”再聚首时的15人,走了3人,来了两人,力量并没有壮大,由此暴露出的男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也让他揪心。
 
  “在我看来,男教师队伍发展缓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认可度不高,不理解;二是待遇偏低,又难以‘入编’。”刘明阳认为,男幼儿教师平均千把块钱的月收入,又宥于幼儿园有限的编制长期难以“转正”,确实吸引力不够。
 
  “我期待有关部门能针对男幼儿教师出台一些相应的倾斜性鼓励政策,提高男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进来。”刘明阳说。
 
  调查5:幼儿教师素质提升
 
  专业成长离不开社会和家长配合
 
  郑州幼儿师范学校教育教研室主任梅纳新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幼儿教师的队伍素质基本上呈阶梯状排列,省会公办幼儿园特别是省级一类园老师素质较高,市级、县级公办园次之,一些民办特别是都市村庄幼儿园的老师大多是非正规的幼教专业毕业,有些还是些高中生、初中生,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可恰恰是一些民办园,为了争夺生源,迎合家长心理,把一些不适合幼儿学习的课程拿到幼儿园来,或将幼儿园教材小学化,严重违背了幼儿成长规律。梅纳新说,社会、家长都是幼儿教育的关键环节,家长也应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理解并配合老师的教学意图,避免对孩子“拔苗助长”。
 
  梅纳新认为,为适应幼教改革发展的需要,很多老师都在自我加压培训,在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特别是家长也应积极为老师提供更宽松的教学环境,共同促进孩子发展。“那种把孩子一推幼儿园了事,平时不管不问,有问题了就找幼儿园老师的做法最要不得。”梅纳新强调。
 
  近年来,建业小哈佛双语幼儿园一直尝试让老师走进社区舞台,如利用双休日和社区一起开展“亲子适应班”活动等,将社区、家长吸纳进来成为教育实施的参与者。这种新型的幼儿教育理念,增进了社区、家长、幼儿园间的互动,也提升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受关注度,不失为破解爱的“不等式”的一个有益尝试。
未知 (责任编辑:lyl)

 

 

上一篇:幼儿园娃娃迷上“男阿姨”

下一篇:江苏一幼儿园全园无男厕所 园长:多年无男职工

在线客服

信息联络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9:00-18:00

联系方式

邮箱:lianluoyuan@rencaiku.org.cn

咨询电话:010-53357815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