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园长 >

婴幼儿急救常识大全:有备无患,建议收藏!

2018-05-29 09:30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从翻身、坐起、站立、到走路等等,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为了防止意外造成的伤害,家中危险的物品都要收好,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面对各种防不胜防的意外伤害,家长最好也要掌握一些婴幼儿急救常识。
 
  一、头部摔伤和皮肤擦伤出血
 
  1、婴幼儿急救常识——头部摔伤
 
  如果宝宝撞到头之后立刻大哭,不久后恢复正常,通常不必太担心。如果宝宝撞到头之后不哭不闹,脸色发青、呕吐、痉挛时,必须马上送医院急救。
 
  宝宝撞到头部后,即时当时没有任何症状,也要观察至少24小时,48小时则更为安全。如果宝宝出现嗜睡、手脚无力、哭闹或头痛等异常情形,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急救措施
 
  (1)情况危急时不要摇晃宝宝的身体。
 
  (2)不要揉搓淤青处,反而会使皮下出血。
 
  (3)头部肿起大包,可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24~48小时后改为热敷。
 
  (4)观察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如果有,则可能是颅骨受外力冲撞导致破裂或下陷,需要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检查。
 
  2、婴幼儿急救常识——皮肤擦伤出血
 
  皮肤损伤可分为皮肤擦伤和皮肤破裂伤两种。
 
  (1)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后会出现局部红肿、青紫、疼痛。可用温开水清洗干净,在患处涂碘酒,几天后会自行愈合。对于青紫、肿胀面积较大的擦伤,先用毛巾浸冷水湿敷,24~48小时后改用温开水热湿敷。
 
  (2)皮肤破裂伤
 
  皮肤破裂伤除疼痛、伤口破裂外,还有出血较多、较急的特点。出血颜色鲜红而且不易停止,多为动脉出血,常见于严重的外伤,比较危险,须立即止血。出血持续、缓慢、颜色暗红,多为静脉出血,常见于撕裂伤或切割伤,一般比动脉出血容易控制。血一滴一滴向外渗,为毛细血管出血,一般会自行凝结停止。
 
  急救措施:
 
  (1)止血方法
 
  方法一:指压法,用手指或者止血带用力按压伤口处5-10分钟。
 
  方法二:包扎法,用消毒纱布或者干净手帕直接压在伤口处,再用绷带或者毛巾包扎。
 
  如果两种方法还止不住出血,应紧扎伤口,抬高伤部,迅速送完医院治疗。
 
  (2)小伤口如只伤及皮肤,用红药水涂抹,保持干燥,避免沾水,几天就会愈合。如果伤口较脏,立即用消毒生理盐水或冷开水轻轻擦洗干净,否则会影响伤口愈合。
 
  (3)大伤口内部用生理盐水擦净,注意不要涂药,再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周围用75%酒精消毒,先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外扩大消毒区。切忌不要用脏棉花、卫生纸、灰土等覆盖伤口,以免感染。凡脏污的大伤口,都要迅速送往医院处理。
 
  二、烧烫伤
 
  烧烫伤一般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轻度表皮烫伤,皮肤会有发红且疼痛的现象。如果能在烫伤后马上冲水冷却至少20分钟,一般2~3天可获得改善。
 
  (2)中度烫伤,表皮溃烂并产生水泡,可能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层,一般2~3周可痊愈。
 
  (3)重度烫伤,烫伤直达皮下组织,皮肤发硬、发黑或局部碳化。中度和重度烫伤都必须送医院治疗。
 
  应急措施:
 
  发生烧烫伤后,应该第一时间给皮肤降温。这是因为80%的烧烫伤的伤害来自于余热的蔓延。
 
  (1)从流动的冷水缓慢冲洗伤口二十分钟左右,水流要从伤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以防止感染。
 
  (2)保持伤口清洁,皮肤上起的水泡不要撕破,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物,以防造成伤口感染,影响愈合。
 
  (3)用保鲜袋保护伤口,送医院就医。在伤口部位套一个保鲜袋,不用包扎,也不用捆,轻轻覆盖即可。
 
  (4)如果衣服和皮肤有粘连,不要强行剥离,可用剪刀剪掉周围没有粘牢的衣服,用清洁被单轻轻覆盖,送医院就医。
 
  (5)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颜面、头颈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即使伤口面积不大,也可能出现并发症,这时除了冷水紧急处理外,可以给患者喝些淡盐水以防休克。
 
  三、溺水
 
  如果宝宝不小心掉到澡盆、浴缸、马桶里,或在游泳是发生溺水,家长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1、如果宝宝还有意识,首先要清理其呼吸道,把泥沙、呕吐物、污物清理干净,防止发生窒息。
 
  2、可以按压宝宝的胸部,或者让宝宝保持头低脚高的位置将水吐出来。
 
  3、如果宝宝没有呼吸,家长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急救。
 
  4、如果宝宝当时只是呛了一下,马上没事,但过后发烧、咳嗽是,也应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婴幼儿急救常识——婴幼儿心肺复苏具体操作:
 
  第一步:判断环境,检查宝宝的状况。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首先要确保救人的环境是安全的,确保自己和宝宝的安全。
 
  2、立即除去或者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
 
  例如,一氧化碳中毒时,应首先打开门窗,把宝宝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溺水者应首先从水中救出。
 
  3、检查宝宝的反应。
 
  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轻轻敲打其脚掌,1岁以上可以摇动他的肩膀。如果宝宝有反应,但是受伤了,马上拨打911。如果宝宝没有反应,比如窒息、溺水的宝宝,家长首先要做2分钟的心肺复苏。因为这时先打电话求助就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了。
 
  4、检查宝宝的呼吸。
 
  观察呼吸至少要五秒钟,最多不要超过10秒钟。检查呼吸的方法:弯腰侧头靠到宝宝的嘴前,眼睛往他脚的方向看——看胸廓有没有起伏,并仔细听呼吸声。如果他在呼吸,你的脸应该能感觉到他呼出来的气息。如果宝宝没有呼吸,开始胸外心脏按压。这会儿不要再去检查宝宝的脉搏了。因为我们是普通人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直接开始进行按压。
 
  第二步:尽快摆好体位,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1、摆好体位。让宝宝仰卧在地面或者坚实的平板上,头部和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不得高于胸部。
 
  2、给予宝宝30次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要用力、快速按压。按压时,手要打直、垂直用力压下,放松时,要让胸部完全的回弹。
 
  ①按压部位:婴儿为胸骨下1/3处,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儿童为胸骨中部。
 
  ②按压方式:婴儿可用双手拇指法或单手双指法。儿童使用两只手掌根重叠或一只手掌根。
 
  婴儿双手拇指法,即双手的大拇指并列或重叠,置于胸骨的下1/3,其他的手指环绕躯干,并以双手手指支撑后背。婴儿单手双指法,以中指和食指的指尖按压胸骨的下1/3,如果床面较软,可用另一只手支撑婴儿的后背。
 
  ③按压深度:婴儿1-2厘米;儿童2-3厘米。
 
  ④按压频率:婴儿、儿童,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
 
  图一:胸外心脏按压,婴儿双手拇指法
 
  图二:胸外心脏按压,婴儿单手双指法
 
  表一:心肺复苏(CPR)指南标准比例表
 
  3、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就是看宝宝口腔、气道里有没有阻塞,如果有异物,需要首先清理。开放气道的方法推荐使用仰头抬颌法,抢救者一只手下压婴儿的额头,另一只手太高下颌,注意不要使头过度后仰。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
 
  图三:开放气道的方法
 
  4、给予宝宝口对口人工呼吸,轻吹两次。
 
  每次吹气要持续1秒以上。只要以平静的呼吸,使宝宝的胸廓抬起来即可。1岁以下婴儿,用嘴包住婴儿的口鼻;1岁以上幼儿,用一只手捏住他的鼻子,用你的嘴盖住他的嘴,向里吹气两次。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着鼻部的手指。
 
  如果吹气有效,宝宝胸部会胀起,并随着气体的排出而下降。大人的肺容量大,应注意1次不要吹入太多的空气。否则,空气进入胃部,会妨碍宝宝的自主呼吸,或是对肺造成损伤。
 
  如果空气没有进入肺内,而是从食道进入胃部,则看不到胸廓的膨起,而是出现腹部的膨起。这是因为屈曲颈部的方法不对,只要纠正过来就可以。也可以轻压腹部排出空气。
 
  5、重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对儿童或婴儿实施单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为30:2。也就是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呼吸。每进行5个循环30∶2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后(约两分钟,称为一个心肺复苏周期),对宝宝的呼吸情况进行检查,如仍没反应,则继续做,尽量保持不间断。直到救护车到来或者婴儿有反应。每次检查时间不能超过6秒。
 
  如果你单独一个人,请先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也就是30次按压,2次通气,重复5遍以后,再拨打急救电话。
 
  四、动物咬伤
 
  虽然宠物可以和宝宝和平共处,但是有时玩过头了,宠物伤害宝宝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那么,当宝宝被动物咬伤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1、清洗伤口:先用清水、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然后涂2.5%碘酒,用纱布包扎,如果出血不多也可以不包扎。
 
  注意不要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2、如果有出血现象,不要立即止血,流出的血可以冲掉伤口内的一些细菌和病毒。
 
  3、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被狗咬伤后,应在2~3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2~4天后再注射疫苗多数起不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

 

 

上一篇:睡觉前别对孩子做这3件事,阻碍智力发育,家长别不在意

下一篇:职业园长 |“习爷爷”与孩子们

在线客服

信息联络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9:00-18:00

联系方式

邮箱:lianluoyuan@rencaiku.org.cn

咨询电话:010-53357815

扫码关注